陈小奇讲述经典名曲的创造心路

  7月30日下午,令众人期待的乐坛教父陈小奇,终于来到松山湖图书馆唐宁读享空间与大家见面啦。见面现场早早便坐满了陈小奇老师的铁杆粉,有一些还是专门从贵阳、广州等地赶过来的。陈小奇老师跟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这些年的词曲创作经历。现场观众都认真聆听着他带着厚重时光味道的分享。有的人还认真地做了笔记,怕错过一丝一毫的精彩。陈小奇老师认为,流行音乐跟别的音乐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直接地表达了人们的喜怒哀乐,记录着人群的生活体验,它的形式不再艰涩难懂,让人们更容易借助艺术去表达感情。

  紧接着他分享了很多自己这些年的作品,和大家一起来聆听回味这些经典歌曲。其中,《我的吉它》是陈小奇老师填的第一首词,这首词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成为了他继续坚持创作的动力。 这首《敦煌梦》,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因为写的太好了。据陈小奇说,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因为当时流行音乐被认为是低俗文化,他便下定决心要创作出能让流行音乐站得住脚的作品,让大家意识到,流行音乐只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无关低俗。 当谈到这首家喻户晓的《涛声依旧》时,陈小奇老师笑说,这首词是在厕所创作出来的,厕所冲水的声音响起,他灵感便来了。这首歌看似在说爱情,但其实是表达当代人的困惑。时间过得飞快,陈小奇老师带着大家匆匆地回看了广东流行音乐的四十年,让大家了解了原来每日必听的流行音乐是经历过了很多沉浮时期的,也让大家懂得感激每一个维护流行音乐的艺人。

  此次与流行乐坛教父之约圆满结束,每一期的松湖大讲堂都能遇见许许多多有趣的灵魂,期待下一次在这里遇见你。

1.jpg2.jpg3.jpg4.jpg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