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

    我受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及主席团的委托,向大家作第三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2007 年 10 月,广东省流行音乐学会正式改名为“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五年来,协会在主席团、秘书处和全体理事及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协会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赢得了全国同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并得到了中国音协、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和省文联、省音协以及广东各党政、文化部门的高度肯定。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举办各类大型活动,扩大协会的社会影响。

         五年来,协会举办了多项重大活动,树立了协会在社会上的正面形象。2012 年举办了广东流行音乐三十五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组织了数百场演出。活动的重头戏为首届广东流行音乐节,包括《岁月经典》与《动力先锋》的两场“萝岗之夜”大型演唱会。颁发了“三十五首金曲奖”及“最杰出音乐人”、“最杰出传媒人”、“最具影响力歌手”等数十个单项大奖。流行音乐节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联及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等首次联合主办。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副省长雷于蓝、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总裁张惠建、省文联巡视员黄浩等出席并出任颁奖嘉宾,该项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性社会效应。


二、抓好理论建设,填补历史空白。

        策划、撰写、编辑出版了《涛声依旧——广东流行音乐风云 30 年》系列丛书,包括大陆流行音乐第一本理论对话集《中国流行音乐与公民文化——草堂对话》、大陆流行音乐第一本地方史《广东流行音乐史》、《广东流行经典歌曲 100 首》、《广东百名音乐人传略》、《广东百名歌星传略》等五本著作,其中《中国流行音乐与公民文化》获“第八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广东流行音乐史》获第七届广州文艺奖 ;此外,还与《羊城晚报》合作举办了“广东省新媒体歌曲高峰论坛”、“南方乐派理论研讨会”及“网络音乐学术研讨会”等研讨活动,并与省音协、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电台音乐之声共同主办了高等教育界的“广东改革开放 30 周年流行音乐高峰论坛”;创办了协会的机关刊物《乐风报》,推动了中国流行音乐理论建设的发展。


三、积极参与全国性社团的活动,提高协会在全国的辐射力。

        策划、组织、承办了在中山市举办的“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在梅州市举办的“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最大规模、最高规格、最高质量的运作得到了全体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可和赞许。


四、设立协会自己的奖项和排行榜,推动原创作品。

        两年一届的“广东流行音乐学会奖”升级为“广东星海音乐奖流行音乐创作奖”,纳入省音协评奖系列,进一步提高了会员的创作积极性。2011 年又设立并联合主办了“首届广东音乐文学学会奖”,开拓性地为音乐文学作者提供了包括歌词、乐评、理论、著述、文案、串词等项目在内的独立的评奖机制。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台和广州电台分别合作建立了《广东流行音乐榜》及《广州新音乐十大金曲榜》。凡参与词、曲、编、唱、录五个环节中某一项的会员即可送选,为会员的原创作品提供了两个很好的独家展示和推广平台。


五、抓好少年儿童的流行音乐普及工作,保证乐坛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少年儿童流行音乐工作在全国尚属空白,为贯彻“流行音乐从娃娃抓起”的方针,协会举办了多项活动,并为优秀的孩子提供了多次参加重要演出的机会,尤其是连续举办了六届的“流行童声大赛”,为越来越多喜爱流行唱法的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展示和竞赛舞台。协会还将与《南方日报》及星外星唱片合作,组织音乐人为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少儿诗歌大赛的获奖作品作曲并录制专辑。


六、重视各地方言流行歌曲的发展,积极介入方言文化的现代化建设。

        发起并参与主办了在世界客都梅州市举办的“客家流行金曲榜”,2011 年颁发了首届十大金曲,有力地推动了客家方言流行歌曲的迅速发展 ;潮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也在积极筹办之中,目前在广东已形成了粤语、潮语、客家话三大方言流行歌曲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七、积极强化“泛流行音乐”和“复合流行音乐”概念,推进流行音乐的跨界发展。

        与 广 东 民 族 乐 团 共 同 策 划 了《 涛 声 依旧——流行国乐音乐会》,在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跨界艺术发展上作了一次重大的尝试 ;目前与珠影乐团合作的流行交响音乐会以及与戏曲界合作的流行“戏歌”都正在策划之中。


八、重视音乐版权,加强音乐人的维权意识。

         2012 年,《著作权法草案》公布后,协会迅速组织数十位音乐人召开座谈会,率先发出给全国音乐人的公开信,并就修改草案递交了全国第一份修改建议书,表达了广东音乐人在版权方面的高度敏感及对音乐维权行动的高度关注。


九、积极推进专业委员会建设,加强专业分工,使协会工作多点开花,全面发展。

         1、现场音乐委员会的主要活动有 :组织了近 50 支乐队在 2012 年国庆期间举办了连续 7 天的“黄埔杨桃音乐节”;成功举办了两届“美丽南方音乐节”,确立了这个南方现场音乐品牌 ;与锦绣半岛——敏捷地产共同打造“半岛音乐厅”,在小区内定期举办各类现场音乐会 ;在北京路联合书店楼顶花园不定期举办“天台民谣音乐会”;长期以喜窝、TU 凸空间、田园牧歌及广州爵士吧等为基地,举办了数百场现场音乐会。

          2、流行歌舞委员会的主要活动有 :承办了 2011 年“羊城之夏——红棉中学生学界街舞大汇演”;承办了 11 支专业舞队参加的“武林群英会 2011”;举办了 2011 年圣诞节“中学生红白街舞圣诞大作战”活动,打造了一场与众不同的圣诞街舞盛会 ;2012 年,组织了 60 名女性流行舞蹈演员参加了省妇联主办的“粉红春天”大型公益活动演出。承办了“2012 广州暑假红白街舞大作战决赛”。

         3、青少儿流行音乐委员会的主要活动有 :与广州市四中合作,举办了全市首个“校园十大歌手大赛”;与广州市教育局合作的“广州首届中学十大流行乐队大赛”将于年底正式启动 ;创作、录制了四张“向广东流行音乐35 周年致敬”的原创流行童声 EP 专辑。

         4、跨界艺术委员会的主要活动有 :2012 年 5 月 28 日,在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主办了一场以“流行钢琴与声乐的对话”为主题的音乐会 ;方奕团队的“流行钢琴即兴演奏”参加了多场演出,“流行钢琴”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并得到了广大爱好者的喜爱 ;

         5、MV 委员会的主要活动有 :联合举办了 2011 年“幸福广东—广东省慈善总会爱心助学五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在江门市建立了 MV 拍摄基地 ;在广州市六十八中学建立了活动基地 ;举办了“郑平导演 MV作品欣赏会”,并协助协会举办了首个“郑平导演 MV 作品研讨会”;年底将在广州电视台600 平方演播厅举行隆重的“广东省流行音乐MV 年度颁奖盛典”。

         6、演艺人委员会组织旗下歌手积极参加了文化部在宁夏银川主办的“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演出活动,近百名歌手义务参加了“首届广东流行音乐节”两场大型演唱会的演出。

         7、影视音乐委员会积极参与了“流行童声”大赛及“2012 年广州乞巧文化节—乞巧女儿才艺大赛”,并积极尝试开拓音乐微电影项目。

         8、汽车音乐传播委员会的主要活动有 :推出由全国十大交通台联合主办的《全国汽车音乐榜》,积极推介协会会员作品 ;推出《一首歌一个故事》栏目,展播协会评选出来的 35 首获奖作品及其它优秀原创作品,分享不同时期广东音乐人、歌手、唱片公司、媒体等的故事。

         9、企宣委员会参与了协会各类活动的策划与宣传工作,创建了协会官方网站同时还担负着协会两月一期的《乐风》报的电子版发布平台工作、“广东流行音乐榜”的计票工作。此外还与酷六、酷狗、腾讯、天涯社区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协会的各类活动、原创歌曲及歌手的推广提供了宽广的宣传平台。

        10、考级委员会经中国音协授权,2012 年开始在广东试点开展流行音乐考级工作,目前开展成人歌唱、少儿歌唱、吉它、电子琴、爵士鼓等专业的考级项目,并和汕头、湛江、梅州、佛山、顺德等地签定了考级网点。

        11、高保真委员会研制出全新的 AQCD 载体,为唱片产业提供了优质的载体平台,并将继续举办自 2006 年至今的“发烧天碟榜”评比。

        12、KTV 委员会积极配合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的各项工作要求,致力于在 KTV 的音乐资源推广上重点突出广东本土流行歌曲及歌手。5 月至 7 月,KTV 委员会与羊城交通台、汽车音乐传播委员会及企宣委员会联合举办第二届《1052 MIC 神争霸赛》,历时两个月,包括大学城、出租车队、社会等各大赛区努力把 KTV 的社会传播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13、今年 10—11 月,整合潮汕四市流行音乐资源的潮汕委员会及创作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少儿诗歌音乐委员会相继成立,他们将分别在不同专业领域积极开展工作。


十、积极扶持成立各地级市以下流行音乐协会,为全省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目前各地级市以下流行音乐协会已成立的有湛江、惠州、佛山、汕头、普宁、顺德等,正在筹备中的有梅州、东莞、深圳罗湖等。惠州市流行音乐协会的主要活动有 :承办“惠州首届流行歌手大赛”、“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惠州站海选”及“央视《星光大道》惠州赛区海选”等赛事 ;筹备举办“惠州流行音乐节”;筹备承办“广东省首届流行渔歌比赛”及“全国流行渔歌邀请赛”。

        2、佛山市流行音乐协会的主要活动有 :主办并组织了近 40 名会员参加了“佛山市流行音乐学会发现高明音乐之旅”采风活动 ;举办了两场原创音乐人星星个人作品演唱会。与广东狮子会粤亮服务队联合举办了慈善音乐会及音乐联谊会,开创音乐与慈善相结合的特色公益服务理念 ;主办了 2012 年首届老木头(佛山)艺术风系列活动 ;联合主办了“龙行天下—乐从镇龙舟文化之夜”大型文艺晚会 ;筹建佛山原创音乐扶持基金及学会奖。

        3、汕头市流行音乐协会的主要活动有 :组织会员到潮汕各市与音乐界人士交流、学习与调研,为成立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第一个地域性委员会——潮汕委员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办了“首届潮汕百艺奖总决赛”;主办了会员林盛武的“《聆听武乐》个人演唱会”;策划、承办了以“潮韵流行风”为主题的第四届潮剧节开幕式及闭幕式大型晚会 ;筹办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及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办的“潮语歌曲创作暨歌手大奖赛”。

        4、普宁市流行音乐协会的主要活动有:举办了协会成立演唱会,普宁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副市长、人 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及当地文化宣传部门领导全程参加并致辞祝贺 ;积极整合全市的流行音乐培训人才和资源 ;承办“中国联通 2012沃之声巡回演唱会普宁站”演出。

         5、顺德区流行音乐协会举办了多届的“星声悦耳广东流行歌手大赛”。

         6、梅州市流行音乐协会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成立,目前正筹备成立大会的大型演唱会及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创作委员会成员的“自驾车梅州采风行”活动。以上十个方面的总结只是作了简单的归纳,无法囊括协会的全部工作,具体可关注协会机关刊物《乐风报》的《十年大事记》及相关报道。



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


          三十五年来,广东流行音乐界在中国大陆一直承担着先锋队、排头兵和发动机的历史重任,不断地为中国乐坛提供着新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实践模式。未来的五年,我们将在党的十八大精神鼓舞下,发扬传统,巩固基础,将广东流行音乐融入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的大潮之中。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国作出我们新的贡献。未来五年,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将努力完成三大战略目标:


一、抓好组织的发展与建设,把协会打造成为影响最大的广东省第一群众性文化社团。

    协会将抓好各个专业委员会的建立与建设,同时大力扶持各地级市以下的流行音乐协会的成立与建设,形成以各专业委员会为支柱,以各地级市以下协会为基础的新格局。 本次代表大会对章程所作的修改,将重点强化“同人协会”的概念。会员的发展,将以志同道合者为基本原则,大力发展社会各界热爱流行音乐、认同协会宗旨,遵守协会的组织纪律,愿意为支持和发展广东流行音乐作出奉献的相关人士加入协会。五年内,各地级市流行音乐协会将覆盖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协会的正式注册会员将覆盖全省所有地区。


二、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把广东建设成为乐坛热土,把广东流行音乐打造成广东第一文化品牌。 

         未来五年,除部分重大活动由协会总部运作之外,其他活动将以各专业委员会及各地级市以下流行音乐协会为单位具体运作,协会将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专业委员会和地级市以下流行音乐协会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加强协调工作,对各机构的活动在专业上、资源整合上给予大力的扶持。


三、抓好会员服务工作,出精品、出人才,使协会成为全国流行音乐界首屈一指的地方组织。

        未来五年,协会将把工作重心转向为会员服务的宗旨上,这是保证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础,各专业委员会和各地级市以下的协会都要花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要搭建好各个平台,让各专业的优秀会员都有展示和脱颖而出的机会。争取持续不断地推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这是广东能否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保持全国影响力的基本条件和基本保证。我们要打开思路,不拘一格,把握时机,引领潮流,让更多的会员迅速成长起来,开创广东流行音乐的新局面,不辜负广东各党政文化部门和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对我们的期望,使广东流行音乐永远红旗不倒,绿水长流!


    最后,希望各位同仁同心同德,继续努力,发扬协会传统的义工精神和奉献精神,团结一致,以更大的成绩迎接广东流行音乐四十周年的到来!



报告人:陈小奇